7月18日至22日,一竞技与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助力脱贫攻坚,筑梦红色马兰”为主题,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宗旨,立足与深度贫困村建立长效对接机制,成立了由3名教师、8名学生组成的赴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村社会实践团。此次活动,经过近三个月联系、考察、沟通、方案设计和前期准备。通过开展实地考察、技术指导、入户调查、团队研讨、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挖掘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新民居庭院绿化设计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直面当地困惑多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专家来指导 铭记马兰情
7月19日,实践团利用一整天时间,在马兰村开展入户调查活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兰村教育现状、农户家庭生活情况及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复耕土地现状和环境保护问题,同时也回应了村民关心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养老等政策问题。实践团11名成员分为四组,在驻村工作组和村信息员带领下,共走访了 8个自然村、39户人家、126名村民。
实践团每到一户都受到村民的热情欢迎。在西马兰自然村,有户村民拿出1969年原阜平县革委会赠给的一直珍藏至今的《毛泽东选集》,向实践团成员讲述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在本村出版的故事。在孟家台自然村,有兄弟俩,都是当年抗战时期的老民兵,现均已年过九旬。一位老人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日本侵略者残害为掩护《晋察冀日报》社转移而牺牲的19名村民的暴行;另一位老人糊涂多年,却在实践团临走时留大家吃饺子。在坡山自然村,一户困难人家将架上仅剩的几根黄瓜摘下塞给了实践团成员。
调研时发现,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暑期沉迷与游戏的现状表示担忧。如何让孩子过上一个充实而有意义假期,是村里干部群众十分关心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村民普遍反映,近些年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村内养老、医疗和垃圾治理问题仍有待改善。此外,21个自然村集中搬迁入住新民居,原住地复耕将面临建筑垃圾处理这一最大困难。
悠悠红色行 带着责任回
赴马兰村社会实践,早在4月下旬学校团委转发团省委《关于我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和环京津深度贫困村建立长效对接机制的通知》后,理学院党委就开始谋划。4月26日,委托河北慧谷科技公司经理前往马兰村实地考察,并为院、村建立联系。5月16日,理学院、一竞技、农村发展学院与河北慧谷公司联合到马兰村考察、接洽,并与村和河北银行驻村工作组达成三方合作意向,也了解到村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6月13日,与驻村工作组共同确定赴马兰村社会实践方案。7月13日,与驻村工作组商定社会实践日程。7月12日、14日、16日,实践团成员三次集中讨论社会实践内容,并制作完成《赴马兰社会实践团乡村振兴宣传片》。
7月18日,实践团抵达后的下午,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座谈。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是河北省“千名好支书”之一,他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实践团介绍了本村的基本情况,再次向实践团明确提出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复耕土地利用、现有农业产业技术提升、假期中小学教育四个亟待解决问题。正是实践团直面问题,精心设计实践方案,使马兰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当地干部群众普遍好评。
社会实践结束前的晚上,实践团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组汇报了实践成果,并邀请我校孙建设教授从阜平基地前来一同探讨建立精准扶贫综合体有关事宜。实践团与村就建立教育扶贫、产业扶贫长效合作机制,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阜平阜裕公司、河北慧谷公司也专程来到实践点慰问,并通过实践团与村达成产业合作意向。
驻马兰村工作组蒋铁强组长在《驻村工作手册》写道:“实践团团员们不怕吃苦,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当地的人民群众,并受到好评。”河北银行驻马兰村工作组的翟建明在《驻村工作手册》上写道:农大学生和老师,通过这几天考察提出可行方案,针对复耕、新民居绿化、庭院设计等方面,以供马兰发展参考。一直陪我们入户的村信息员老许在微信中说:“黄哥,好样儿的!”。
驻村实践期间,顿顿大烩菜,加干粮,没有一位师生挑剔,反而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刷碗刷盆本来有师傅来做,但同学们从第一顿饭开始就主动承担起来。男女师生分挤在村小学的学生寝室住下,没有枕头,只有自带的毛巾被和床单。屋子封闭不严,苍蝇、蚊子、蚂蚱、“臭大姐”乱飞乱爬,电扇坏了不能用,也洗不了澡,没有一位师生有怨言。临行前却将宿舍、院子打扫整理得比刚一入驻时还干净整洁。每天晚上,11名师生交流当天活动感受,赶写当天日志和新闻稿,明确第二天工作任务和要求,一干就到凌晨。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给马兰干部群众留下了农大人良好印象。共同的实践经历,也深深印在每位师生脑海里,每个人都感到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丝牵挂、多了一个梦想。
回想实践经历,带队老师黄文军说,“新时代的大学生也是能吃得了苦、干得成事的,他们是可爱、可亲、可信的一代。”实践团队长尚洪琳同学说,“老师与我们同吃同住,身体力行,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真的是我们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很大的原因。”杨鑫莉同学说,“大学期间能有这样的经历确实很难得,首先我们切身的去感受到了中国确实有这样贫困的地方存在,我们作为大学生,确实有责任和义务去建设这些地方。”谷天翼同学说,“我感觉现在的自己在内心里面是真的有所改变了,做什么事不再流于形式,更坚持务实的态度。”
在马兰村的社会实践结束了,但给村里的建议书还在完善中。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实践,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纷纷立志践行青年的社会责任。大家表示,作为新时代农大学子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充分体察了解社会的需求;既要有顶天立地的远大志向,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技能。